谣言一 奶茶里的“珍珠”有毒
最近,人气爆表的珍珠奶茶上了热搜,理由是制作“珍珠”的原料——木薯含有毒性。
奶茶里的“珍珠”是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粉圆产品,木薯粉就是最常用的一种。
网络截图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生吃木薯或吃了没有煮熟的木薯,就会有中毒的风险。民间说‘吃木薯会醉人’,其实就是轻微中毒。”
朱毅说,市场上正规销售的木薯粉,都经过了“脱毒”处理。况且,“珍珠”在加入奶茶之前都会煮熟,所以可以放心食用。
谣言二 乙烯利催熟蔬果可致性早熟
近日,一则关于“乙烯利催熟的蔬果会导致小孩性早熟”的消息再现网络。
朱毅说,乙烯利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人体没有相应受体,其根本无法在人体内发挥性激素的作用,也不可能参与性激素的分泌合成。因此,不会导致人体出现“性早熟”“发胖”等情况。
资料图(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
千龙网记者 鄂晓颖摄
“虽说我国对于乙烯利残留量的标准并不低,但难免有果农和经销商超剂量违规使用。如果公众仍不放心,只需食用前清洗、削皮,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朱毅说。
谣言三 超过3个月的冷冻肉吃了对人体有害
最近,网上流传的这一消息让不少人吃了一惊。而不能吃的理由是,冷冻了很久的肉在解冻时,温度回升加之被破坏的组织细胞渗出大量蛋白质和水分,肉便成了滋生细菌的天堂,吃了这样的肉对人体有害。
“冷冻时间过长会损害风味口感,但冷冻本身不会产生不安全的因素。解冻也一样,只要我们正常解冻,就不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朱毅澄清,解冻后马上烹饪,就不会给细菌留出生长的时间和机会,也就无需忧虑了。
显而易见,上述看似专业的说法,实质上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谣言四 睡眠不足会导致基因改变
近日,一篇题为《长期睡眠不足将改变基因,持续一周就会导致体内700多个基因发生改变》的文章出现在不少人的朋友圈中,引发了人们对熬夜的担忧。
显然,该研究的结论并未涉及基因的改变,关注的焦点是基因表达。网传文章却将基因表达的改变和基因的改变混为一谈。熬夜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但并不会让我们的基因发生变异。要知道,人体的DNA即使发生1%的改变,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继续愉快地熬夜。毕竟,缺乏睡眠对健康确实有不少坏的影响。
来源:科技日报